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陷阱”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是锻炼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陷阱”教学进行了例说,并介绍了“移花接木”、“惯性刹车”、“引蛇出洞”、“咬文嚼字”、“盲从栽倒”、“偷梁换柱”等几种常用的“陷阱”教学策略,同时简单阐述了“陷阱”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陷阱”教学;策略;思维
叶圣陶先生的“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之深。”一句话道破了在教学中巧设“陷阱”的意义。“陷阱”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按照固有的思维习惯与知识水平判断得出错误或不完全的结论,再通过探究反思等活动来推翻原有的判断结果,并概括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和手段,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数学发现,掌握数学知识,领会数学思想,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一、在运算法则上设“陷”,含而不露使得触类旁通
自从学了一些定律并进行简便计算后,学生在四则混合运算时,往往急于求成或跟着“感觉走”。此外,学生在初学某知识点后,也常常会概念模糊、张冠李戴。针对此种现象,可设置含而不露的“陷阱”,让学生在“落陷”之后产生认知冲突,在后悔之余增强对算理的理解,从而达到对法则、定理的透彻理解、牢固掌握以致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1.“移花接木”法
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针对学生对运算法则的“目不明”、“法不清”可设置“隐阱”。
计算:(1) ÷ ×
(2) ÷3
第(1)题中 与第(2)中的 ,它们的和刚好等于“1”,这样就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因此,学生容易把 和 “移植”到“简便运算”中,先算加法。误解成:
(1) ÷ ×
=1÷ ×
=
(2) ÷3
=1÷3
=
学生在经历“落入”与“走出”以上陷阱的过程中,不仅强化了运算法则的规范性,而且也激活了对定理、定律的思维灵活性。
二、在概念本质上设“陷”,欲擒故纵使得豁然开朗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和思维活动的基础。小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常会形成一种不准确的概念,对此,教师可以在概念的易混淆处或疏忽处设“陷”,再来个“欲擒故纵”,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而且还能加深对概念的本质理解。
2.“惯性刹车”法
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为了有效落实“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这个知识点,故设如下陷阱:“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5cm,另一边为6cm,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学生随口给出正确答案:若腰长为5cm时,则周长为16cm;若腰长为6cm时,则周长为17cm;紧接着老师把5cm、6cm分别改成3cm、5cm,追问周长又是多少?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若腰长为3cm时,则周长为11cm;若腰长为5cm时,则周长为13cm;老师继续把两个已知数分别改为4cm和9cm,追问结果如何?学生轻而易举地答出“17cm或22cm”。这时老师马上“刹车”,要求学生画出这两个三角形,结果他们“栽倒”,画不出来,因为周长是17cm的那个三角形根本不存在。学生顿时恍然大悟,反思后发现题目中有个隐含条件:“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这样的“陷阱”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引蛇出洞”法
在刚教学六下“负数的认识”时,会碰到学生经常把正数与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当成“不同意义的量”。为此,在学生这种思维薄弱处设下“蛇洞”,并让其在“洞穴”里徘徊,再“引蛇出洞”,从而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问题1:零上12℃记作 12℃,那么零下5℃记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陷阱”教学;策略;思维
叶圣陶先生的“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之深。”一句话道破了在教学中巧设“陷阱”的意义。“陷阱”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按照固有的思维习惯与知识水平判断得出错误或不完全的结论,再通过探究反思等活动来推翻原有的判断结果,并概括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和手段,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数学发现,掌握数学知识,领会数学思想,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一、在运算法则上设“陷”,含而不露使得触类旁通
自从学了一些定律并进行简便计算后,学生在四则混合运算时,往往急于求成或跟着“感觉走”。此外,学生在初学某知识点后,也常常会概念模糊、张冠李戴。针对此种现象,可设置含而不露的“陷阱”,让学生在“落陷”之后产生认知冲突,在后悔之余增强对算理的理解,从而达到对法则、定理的透彻理解、牢固掌握以致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1.“移花接木”法
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针对学生对运算法则的“目不明”、“法不清”可设置“隐阱”。
计算:(1) ÷ ×
(2) ÷3
第(1)题中 与第(2)中的 ,它们的和刚好等于“1”,这样就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因此,学生容易把 和 “移植”到“简便运算”中,先算加法。误解成:
(1) ÷ ×
=1÷ ×
=
(2) ÷3
=1÷3
=
学生在经历“落入”与“走出”以上陷阱的过程中,不仅强化了运算法则的规范性,而且也激活了对定理、定律的思维灵活性。
二、在概念本质上设“陷”,欲擒故纵使得豁然开朗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和思维活动的基础。小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常会形成一种不准确的概念,对此,教师可以在概念的易混淆处或疏忽处设“陷”,再来个“欲擒故纵”,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而且还能加深对概念的本质理解。
2.“惯性刹车”法
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为了有效落实“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这个知识点,故设如下陷阱:“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5cm,另一边为6cm,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学生随口给出正确答案:若腰长为5cm时,则周长为16cm;若腰长为6cm时,则周长为17cm;紧接着老师把5cm、6cm分别改成3cm、5cm,追问周长又是多少?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若腰长为3cm时,则周长为11cm;若腰长为5cm时,则周长为13cm;老师继续把两个已知数分别改为4cm和9cm,追问结果如何?学生轻而易举地答出“17cm或22cm”。这时老师马上“刹车”,要求学生画出这两个三角形,结果他们“栽倒”,画不出来,因为周长是17cm的那个三角形根本不存在。学生顿时恍然大悟,反思后发现题目中有个隐含条件:“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这样的“陷阱”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引蛇出洞”法
在刚教学六下“负数的认识”时,会碰到学生经常把正数与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当成“不同意义的量”。为此,在学生这种思维薄弱处设下“蛇洞”,并让其在“洞穴”里徘徊,再“引蛇出洞”,从而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问题1:零上12℃记作 12℃,那么零下5℃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