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发展变革的突出特点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激发创新兴趣
  美国著名学者乔治·奥威尔指出,科学不只是发生在实验室中的事,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如果小学科学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培养,那将会使受教育者在处理问题方面缺乏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很难有创新的意识。因此,我们应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入最新科学信息,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鼓励他们关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在教学中除书本科学知识外,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结合科学知识教学及时向他们讲解各门类科技发展最新动态。
  二、激发创新意识
  “好奇”是创新意识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瓦特由水开时壶盖掀动而成功地发明了蒸汽机;阿基米德洗澡时因身体感到水的浮力而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这些发明创造均与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意识有关。“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的头脑中有着许多新奇的想法和见解。因此,老师要多给学生介绍创新的榜样,以启发学生的好奇意识。同时,要放手让学生实践,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强调从错误中学习,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幻想,大胆实验。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了解科学创造的思维方法。要设法让学生与有成就的创造者、发明家接触,尽早路上科学研究、创新的道路。
  三、营造创新环境
  有利于创造的风气,不仅会促进求知欲滋长旺盛,激发探索异常解决办法的强烈兴趣,而且还会刺激新思路的开拓。因此,科学教学要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搞好校园环境布置,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中。并感受到整个校园都渗透着浓浓的科技创新氛围。例如,在教室长廊上挂中外科学家画像和名言,利用黑板报等定期摘录科学家的名言,引导学生将科学家的名言摘录在自己的日记本扉页上,可激发起他们献身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结合科学教学开展有关科技知识小讲座、开展科普知识竞赛、撰写科普小文章、组织科技制作比赛等等,消除学生对创造发明的神秘感,使之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增强创新的意识。特别是科学教学的实验课,让学生各自身边的简易材料证明结论的科学性。
  四、创新始于创造
  创造动机即直接推动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对人的创造行为起着导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创造动机源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学生的内部需要而引发的动机,如学生认识到创新活动的意义或对之有兴趣而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外在动机在学校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学生为了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或奖励而进行创造性活动。成就动机是学生创新的动力源泉。有成就动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毅力,富于挑战性。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积极让学生从学习的成就中体验出快乐,要让学生从答对一个问题、完成好一次作业、一次实验成功,完成一件作品、参加一次比赛、取得一个较好的学习成绩中获得满足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地肯定与表扬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
  五、培养创新观念
  心理学理论认为:“创造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自发的释放过程,适宜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条件是要实现和保障学生的心理环境。”因此,我们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消极的听众,学生是主动的求知者,而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努力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1)积极思考。我们认为创新的基础是理解.在科学教学中最大的弊病是“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思考时,教师不要急于提供帮助,要有意给学生造成暂时失败感和短时焦虑,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会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激励学生运用内在潜能去自主探索、自主解决。所以在科学实验探索中有意设置一些小的失败演示实验,发动学生提出解决方法,得出在实验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的几点,这样做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更加发挥。
  (2)学会“解难”。在教学中,当学生“解难”时,老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对学生提出的观点不要急于下结论,应主动接纳学生的错误与失败,帮助学生了解错在哪里,让学生在关心和支持的氛围中,不断获得学习机会。同时,对敢于设想创新、标新立异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科学教学中要学生经常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自己对自然发表的观点。根据已学过的和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科学中的一些现象。
  (3)鼓励“善问”。李政道教授对学生说过:“最重要的是要会提出问题,否则将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众所周知.提问是课堂教学常用的环节,但它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只有挑战性的新问题,以为创新作铺垫。在科学课中学生提问时,教师要耐心倾听,仔细分析,及时鼓励,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言知识是为言语能力服务的, 最终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 即 “学中用, 用中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方面,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氛围;多媒体;训练;对话  小学教育是学生学校教育的启蒙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以后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开设了英语课,充分认识到了英语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再逐渐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阅读教学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学开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一题多种解法的训练,能使学生灵活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应变能力,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所谓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向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基本的特色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囿于一种思路,一个角度,一条路走到黑。适当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教
摘 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关注;
摘 要:新课程改革里面指出,老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及模式,运用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基础。文章主要经过分析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和当前的趋势相结合,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里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  我国新的课程教育改革从上个世
摘 要: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体现出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可以说情感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教与学个体,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尤为重要,积极的师生交流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是学生学习兴趣持久的助推器,是情感教育目标实现的具体表现,更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桥梁。  关键词:初中语文;推进;师生;情感交流  现代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因而,课堂教学中的主角是学生。于是,备课也与传统备课有所不同,需要备教材的同时备学生。初中英语,是国家极其重视的学科,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而,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找到了比较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备课  初中英语,是初中的重要学科。因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要注重学
教学内容:可能性的大小(课本第131页的例1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懂得可能性有相同的结果,也有不同的结果,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能用分数表示简单的可能性的大小。  (3)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并在和同伴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对于很多“80后”教师来说通用技术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该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与传统的劳动技术课的区别在哪里?这一系列问题从一开始就困扰着我们,并促使我们不懈地探索。经过近三年的教学,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滋味,更有教学的反思。我认为,通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是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主旋律。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通用技术课的主要任务  创新能力是
摘 要:尽管素质教育实施已经多年,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约,我国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得很苦,教师教得很苦,但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严密关注教学过程,提高练习质量,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练习  目前,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腾出时间和空间。而有效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