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观察作文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核心,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如何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作者从观察植物入手,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的氛围中得“观察之法”。
关键词:小学作文 观察植物 观察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观察作文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核心,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如何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作者从观察植物入手,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的氛围中得“观察之法”。
小学语文从三年级开始,每册书有了习作教学。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故教材从教授学生观察植物入手,步步深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一、用“五官法”多种方式观察,展开联想。
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之一,要求观察一种水果,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写清楚水果的形状、颜色、气味等。课本上还举了一个芒果的例子。这种方式深受小学生的欢迎,他们兴致高昂。为了方便,我布置学生每人带一个山楂来观察,没想到平常不待见的山楂成了抢手货,孩子们观察到红红的表皮上有一些黄色的小圆点,摸起来略显粗糙,切开后是白色的果肉,有3-4粒种子,闻起来有一股好闻的水果香气,尝起来酸酸的。有的孩子观察完后,迫不及待地品尝,认为它酸甜可口,很酸的山楂在孩子们快乐的氛围中竟然变得有点“甜”了。观察完后,我又及时引导孩子由此及彼进行联想,有的孩子说它们像一個个小的红灯笼;有的说串起来做成冰糖葫芦,我最爱吃,引得大家口水直流;有的说山楂开胃,可以煲汤时放入调味……观察完毕,及时写作,学生写起来再也不是磕磕绊绊,而是肚中有“料”,顺风顺水,意随笔转,这很好地解决了小学中年级学生写作空洞无物的问题。
二、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抓住特点。
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之一,我的植物朋友,要求为自己的植物朋友做个记录卡,借助记录卡,按一定顺序写一写你的植物朋友。课本上举了一个桃花的例子。上这节习作课时,正值阳春三月,校园内百花齐放,而榆叶梅开得正盛。于是,我先和学生回顾了一下三年级上学期的“五官法”,然后引导学生去观察榆叶梅,先远观,像一片红云;再近观,枝头的花朵有的全开了,三四层花瓣簇拥着嫩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像一个粉红色的小球,如小西红柿般大小;有的展开了三四片花瓣。风一吹过来,有的花瓣随风飘落,如天女散花,美不胜收。有的孩子捡拾几片花瓣,并亲自品尝,觉得甜丝丝的,泡在水中,连水也带一点儿清香和甜味。有的孩子回家还查了资料,知道榆叶梅还叫“小桃红”,春季三四月开花。这样,按照从远到近的观察顺序,抓住了榆叶梅花朵小而红的特点来写,再查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植物,做到胸有成竹,自然“下笔如有神”了。
除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这种空间顺序,还有的孩子仿照教材例文用了时间顺序来写植物,按照四季的变化,写出了校园内法桐树的变化。
三、亲自动手做一做,进行观察,融情于物。
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习作之一,写观察日记。要求能从不同的角度细致地观察,并随时记录下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为方便观察和写作,我要求孩子自己发黄豆芽,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观察之旅。每日一记,有的孩子写到:“那些嫩芽,从身体里探出头来,向四周东张西望,似乎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小黄豆的芽儿已经长到了2厘米长了,芽儿也渐渐地变白了,我高兴地手舞足蹈。”
“嫩芽已经长到了4厘米了,黄豆竟然变绿了,我看得两眼发光。”
“小豆芽最终长到了6厘米了,黄豆也变回了黄色,我吃到了香喷喷的豆芽。那味道真是回味无穷。”
短短几句话,把兴奋之情,诉之笔端。不只是观察发出的豆芽,还有的孩子仔细观察了没泡的豆子和泡发的豆子,如:
“我挑选出了一些饱满的黄豆,表面真光滑,捏一捏,硬硬的。”
“我一回家,就抓起一大把黄豆泡进水里。半天后,黄豆贪婪地吮吸着水分,身子渐渐地鼓起来,身上的皮渐渐地褶皱了。”
发豆芽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
“中间的三天时光,我和妈妈一向在纳闷中度过,因为豆子们并不长,并且绿豆和黄豆明显地被泡烂了,豆子一分为几,一股股臭味传来。没有办法,我只好把它们都倒掉了,难道是我们这种发豆芽的方法不对吗? ”
豆芽的生长牵挂着孩子们的心,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郁闷。这样坚持一个学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进行观察,在记录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记录下来,融情于物。“我手写我心”,写作就要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情感,亲自动手做一做,更能体会到这种情感。
赞可夫曾言:“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古人云:“观察之法在于细致入微。”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的小学生来说,亲自观察任何一个不常见的事物,都能激发他的兴趣,引起他的好奇心,老师教之以法,必须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入手,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让学生乐于观察,并在观察中思考,挖掘现实生活中丰富生动的素材,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曹俊强《小学语文观察作文的探究》2012年16期《神州》
周海燕《浅谈小学写景作文教学策略》2018年10期《小学生作文辅导》
关键词:小学作文 观察植物 观察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观察作文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核心,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如何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作者从观察植物入手,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的氛围中得“观察之法”。
小学语文从三年级开始,每册书有了习作教学。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故教材从教授学生观察植物入手,步步深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一、用“五官法”多种方式观察,展开联想。
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之一,要求观察一种水果,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写清楚水果的形状、颜色、气味等。课本上还举了一个芒果的例子。这种方式深受小学生的欢迎,他们兴致高昂。为了方便,我布置学生每人带一个山楂来观察,没想到平常不待见的山楂成了抢手货,孩子们观察到红红的表皮上有一些黄色的小圆点,摸起来略显粗糙,切开后是白色的果肉,有3-4粒种子,闻起来有一股好闻的水果香气,尝起来酸酸的。有的孩子观察完后,迫不及待地品尝,认为它酸甜可口,很酸的山楂在孩子们快乐的氛围中竟然变得有点“甜”了。观察完后,我又及时引导孩子由此及彼进行联想,有的孩子说它们像一個个小的红灯笼;有的说串起来做成冰糖葫芦,我最爱吃,引得大家口水直流;有的说山楂开胃,可以煲汤时放入调味……观察完毕,及时写作,学生写起来再也不是磕磕绊绊,而是肚中有“料”,顺风顺水,意随笔转,这很好地解决了小学中年级学生写作空洞无物的问题。
二、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抓住特点。
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之一,我的植物朋友,要求为自己的植物朋友做个记录卡,借助记录卡,按一定顺序写一写你的植物朋友。课本上举了一个桃花的例子。上这节习作课时,正值阳春三月,校园内百花齐放,而榆叶梅开得正盛。于是,我先和学生回顾了一下三年级上学期的“五官法”,然后引导学生去观察榆叶梅,先远观,像一片红云;再近观,枝头的花朵有的全开了,三四层花瓣簇拥着嫩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像一个粉红色的小球,如小西红柿般大小;有的展开了三四片花瓣。风一吹过来,有的花瓣随风飘落,如天女散花,美不胜收。有的孩子捡拾几片花瓣,并亲自品尝,觉得甜丝丝的,泡在水中,连水也带一点儿清香和甜味。有的孩子回家还查了资料,知道榆叶梅还叫“小桃红”,春季三四月开花。这样,按照从远到近的观察顺序,抓住了榆叶梅花朵小而红的特点来写,再查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植物,做到胸有成竹,自然“下笔如有神”了。
除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这种空间顺序,还有的孩子仿照教材例文用了时间顺序来写植物,按照四季的变化,写出了校园内法桐树的变化。
三、亲自动手做一做,进行观察,融情于物。
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习作之一,写观察日记。要求能从不同的角度细致地观察,并随时记录下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为方便观察和写作,我要求孩子自己发黄豆芽,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观察之旅。每日一记,有的孩子写到:“那些嫩芽,从身体里探出头来,向四周东张西望,似乎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小黄豆的芽儿已经长到了2厘米长了,芽儿也渐渐地变白了,我高兴地手舞足蹈。”
“嫩芽已经长到了4厘米了,黄豆竟然变绿了,我看得两眼发光。”
“小豆芽最终长到了6厘米了,黄豆也变回了黄色,我吃到了香喷喷的豆芽。那味道真是回味无穷。”
短短几句话,把兴奋之情,诉之笔端。不只是观察发出的豆芽,还有的孩子仔细观察了没泡的豆子和泡发的豆子,如:
“我挑选出了一些饱满的黄豆,表面真光滑,捏一捏,硬硬的。”
“我一回家,就抓起一大把黄豆泡进水里。半天后,黄豆贪婪地吮吸着水分,身子渐渐地鼓起来,身上的皮渐渐地褶皱了。”
发豆芽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
“中间的三天时光,我和妈妈一向在纳闷中度过,因为豆子们并不长,并且绿豆和黄豆明显地被泡烂了,豆子一分为几,一股股臭味传来。没有办法,我只好把它们都倒掉了,难道是我们这种发豆芽的方法不对吗? ”
豆芽的生长牵挂着孩子们的心,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郁闷。这样坚持一个学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进行观察,在记录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记录下来,融情于物。“我手写我心”,写作就要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情感,亲自动手做一做,更能体会到这种情感。
赞可夫曾言:“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古人云:“观察之法在于细致入微。”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的小学生来说,亲自观察任何一个不常见的事物,都能激发他的兴趣,引起他的好奇心,老师教之以法,必须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入手,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让学生乐于观察,并在观察中思考,挖掘现实生活中丰富生动的素材,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曹俊强《小学语文观察作文的探究》2012年16期《神州》
周海燕《浅谈小学写景作文教学策略》2018年10期《小学生作文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