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课的导语设计的几点感悟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课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导语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能够迅速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导语设计,要因材而易、因人而异,要考虑到不同课文的内容、背景和思想情感,老师自身的特点和知识储备,以及学生的不同状况等因素,灵活多变,切忌千篇一律;要言简意赅、简短凝练,因为导语仅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小小的序幕,不可割舍,但也不可喧宾夺主,因此要用凝练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涵;还要求真求实、紧扣主题,不能信口开河、哗众取宠,更不能故弄玄虚,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歧途。一般而言,导语设计要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炉。
  常见的导语设计方法有设置情景激趣法、启发开导引诱法、概述内容设问法、即席表演示范法、前后联系导入法、引用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诗词导入法等十几种,这里结合实例同大家分享一点心得。
  例一:《背影》的导语设计
  设计1:情景激趣导入法
  导语设计:在生活中,最关爱我们的人是谁?是父母。通过哪些点滴的小事你体会到了父母对你的关爱?请同学们回忆一个父母向自己表达关爱的情景。那么,朱自清先生的父亲又是怎样表达这份关爱的呢?
  设计说明:《背影》是一篇记实散文,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语言非常朴实,感情自然流露、深沉真挚。这个导语设计旨在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让学生通过阅读全文,自然而然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
  设计2:概述内容设问法
  导语设计:同学们,在通览全文之后,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写之事。
  设计说明:这个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并感受作者“怎样用最平凡的文字把一段最不平凡的感情表达出来”,是为“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手法作铺垫的,而这又是本文的教学难点。而本文所写之事非常琐细,多达七件,详略不同,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有一定难度。所以,这个设计必须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预习的基础上的,而且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行过一定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导语设计的有效性,否则就不可取。
  设计3:前后联系导入法
  导语设计:通读课文,找出父亲关爱“我”的小事,并找出“我”对父亲的态度前后不同之处,说说其中的原因。
  设计说明:这个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感悟“子女要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是为课堂教学中“告诉学生应该更好地和父母进行沟通,体谅父母,多理解父母,多孝敬父母”这个拓展训练作准备的。在这个导语设计的引领下,学生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情感、拓展与感悟都贯穿在了一起,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线。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
  例二:《记承天寺夜游》的导语设计
  设计1:诗词导入法、比较导入法
  导语设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往往会想起这句千古佳句。苏东坡等古代文人往往喜欢在月夜散步,以月为友,借月抒怀。如果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那么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又借“赏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呢?
  设计说明:这个设计着眼于让学生明白“景因情设,情因景生”的道理。同样是“赏月”,由于作者所处的环境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引导学生把书读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思辨能力。
  设计2:背景故事导入法
  导语设计: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所产生的一些弊端,多次遭到贬谪。但他心胸豁达,被贬杭州时,领人在西湖筑堤,这就是有名的“苏堤”。后又被贬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在湖州,一些反对苏轼的人从他的诗文里断章取义地摘取一些句子对其陷害,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后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处于地方官的监管之下,言论行为都受到束缚。这篇小品文,就是在他被贬黄州四年之后写成的。那么,在本文中,苏轼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设计说明:这篇小品文虽然短小,但是意蕴深刻、情感复杂,要让学生仅靠文本真正理解当时苏轼在失落中的旷达和超脱,并不容易。所以,通过讲解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苏轼的生平经历,让学生走近“那个夜晚的苏轼”,学生的感悟就更加深刻了。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深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第一锤”所指的其实就是我们的课堂导语设计。同一篇课文,可设计几种不同的导语,这是由教师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决定的。所以设计导语,应灵活多变,不宜刻板教条。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导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师往往习惯于自己讲、学生听,重视研究如何将知识讲深、讲透,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忽视对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安排和具体指导;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作业负担普遍过重,教师往往布置“大运动量”的作业以换取教学质量,其结果,不仅是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而且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语文教学的这些弊端,就其思想
版画作为绘画的一个种类具有独特的物质性.在创作中.特殊的材料、技法以及印刷方式都决定了版画语言具有多方面的物性因素.
阅读教学要有文体意识,不同的文类,功能与特点各不相同,故而教学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和古文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规定:“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古诗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要求。下面,笔者分析一下其基本要领。  一、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第一,它是提升学生语文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一直是学界和媒体热衷于讨论的话题。在这个正处于“现在进行时”的全球化进程中,我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深刻改变。全球化实际上是一个涉及政治、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自学能力体现了学习者的能动性与主体性,有助于发挥学习者的自身潜能与聪明智慧。同时,教师应意识到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引领,不能放任自流。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呢?对此,笔者从兴趣与习惯引领入手,谈谈如下看法。  一、关注兴趣,积极引领  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喜欢自己的课,能带着一种激动而高涨的情绪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语文离不开诵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2010年江苏省泰州市在全市开展“普通话进校园、书写进课堂、诵读进教材”的“三进”活动,使每所学校、每位语文教师都高度重视起诵读教学来。但在实践中,来自农村的初中学生对诵读并没有预期的那样积极,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走访学生、观摩上课,笔者发现,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学生的普通话不标准,诵读的积极性不高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正在深入,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应当注意这一点,针对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从教学设计、信息手段运用、合作探究互动、分层目标落实以及课外活动组织等方面入手,让初中语文教学更为生动、活泼、高效。  一、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科学性  教学设计能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地开展。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教材全面了解,
近几年来各专家学者对高职教育比较关注,特别是高职课改这一方向,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同样备受关注,但对同一问题的重复研究颇高,得出的结论却有待斟酌。本文从关于高职院校教育
在教学准备工作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是重要环节。若要提高教学目标的实效性、有效性,教师需设计“度”,即把握目标设计的“精确度”“差异度”“关联度”及“坡度”,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把握目标设计的“精确度”,优化教学过程  精确度,即教学目标的设置需能体现衡量学生学习行为与结果的标准与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学目标不明确,仅仅是运用“把握”“了解”等概括性词语,就会缺少具体的评价标准,这就影响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复习课中好的导入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唤醒他们的探究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多教师在新授课的导入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很好的,但到了复习课的导入,就一直采用知识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感到没有收获,教师感到劳而无功。  下面我选取本校的两节复习公开课课例来说说在复习课的导入中常见的问题和我自己的看法与做法。  课例1: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复习导入(七年级)  教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