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课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导语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能够迅速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导语设计,要因材而易、因人而异,要考虑到不同课文的内容、背景和思想情感,老师自身的特点和知识储备,以及学生的不同状况等因素,灵活多变,切忌千篇一律;要言简意赅、简短凝练,因为导语仅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小小的序幕,不可割舍,但也不可喧宾夺主,因此要用凝练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涵;还要求真求实、紧扣主题,不能信口开河、哗众取宠,更不能故弄玄虚,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歧途。一般而言,导语设计要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炉。
常见的导语设计方法有设置情景激趣法、启发开导引诱法、概述内容设问法、即席表演示范法、前后联系导入法、引用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诗词导入法等十几种,这里结合实例同大家分享一点心得。
例一:《背影》的导语设计
设计1:情景激趣导入法
导语设计:在生活中,最关爱我们的人是谁?是父母。通过哪些点滴的小事你体会到了父母对你的关爱?请同学们回忆一个父母向自己表达关爱的情景。那么,朱自清先生的父亲又是怎样表达这份关爱的呢?
设计说明:《背影》是一篇记实散文,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语言非常朴实,感情自然流露、深沉真挚。这个导语设计旨在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让学生通过阅读全文,自然而然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
设计2:概述内容设问法
导语设计:同学们,在通览全文之后,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写之事。
设计说明:这个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并感受作者“怎样用最平凡的文字把一段最不平凡的感情表达出来”,是为“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手法作铺垫的,而这又是本文的教学难点。而本文所写之事非常琐细,多达七件,详略不同,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有一定难度。所以,这个设计必须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预习的基础上的,而且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行过一定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导语设计的有效性,否则就不可取。
设计3:前后联系导入法
导语设计:通读课文,找出父亲关爱“我”的小事,并找出“我”对父亲的态度前后不同之处,说说其中的原因。
设计说明:这个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感悟“子女要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是为课堂教学中“告诉学生应该更好地和父母进行沟通,体谅父母,多理解父母,多孝敬父母”这个拓展训练作准备的。在这个导语设计的引领下,学生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情感、拓展与感悟都贯穿在了一起,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线。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
例二:《记承天寺夜游》的导语设计
设计1:诗词导入法、比较导入法
导语设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往往会想起这句千古佳句。苏东坡等古代文人往往喜欢在月夜散步,以月为友,借月抒怀。如果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那么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又借“赏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呢?
设计说明:这个设计着眼于让学生明白“景因情设,情因景生”的道理。同样是“赏月”,由于作者所处的环境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引导学生把书读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思辨能力。
设计2:背景故事导入法
导语设计: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所产生的一些弊端,多次遭到贬谪。但他心胸豁达,被贬杭州时,领人在西湖筑堤,这就是有名的“苏堤”。后又被贬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在湖州,一些反对苏轼的人从他的诗文里断章取义地摘取一些句子对其陷害,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后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处于地方官的监管之下,言论行为都受到束缚。这篇小品文,就是在他被贬黄州四年之后写成的。那么,在本文中,苏轼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设计说明:这篇小品文虽然短小,但是意蕴深刻、情感复杂,要让学生仅靠文本真正理解当时苏轼在失落中的旷达和超脱,并不容易。所以,通过讲解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苏轼的生平经历,让学生走近“那个夜晚的苏轼”,学生的感悟就更加深刻了。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深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第一锤”所指的其实就是我们的课堂导语设计。同一篇课文,可设计几种不同的导语,这是由教师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决定的。所以设计导语,应灵活多变,不宜刻板教条。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导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良好的导语设计,要因材而易、因人而异,要考虑到不同课文的内容、背景和思想情感,老师自身的特点和知识储备,以及学生的不同状况等因素,灵活多变,切忌千篇一律;要言简意赅、简短凝练,因为导语仅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小小的序幕,不可割舍,但也不可喧宾夺主,因此要用凝练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涵;还要求真求实、紧扣主题,不能信口开河、哗众取宠,更不能故弄玄虚,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歧途。一般而言,导语设计要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炉。
常见的导语设计方法有设置情景激趣法、启发开导引诱法、概述内容设问法、即席表演示范法、前后联系导入法、引用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诗词导入法等十几种,这里结合实例同大家分享一点心得。
例一:《背影》的导语设计
设计1:情景激趣导入法
导语设计:在生活中,最关爱我们的人是谁?是父母。通过哪些点滴的小事你体会到了父母对你的关爱?请同学们回忆一个父母向自己表达关爱的情景。那么,朱自清先生的父亲又是怎样表达这份关爱的呢?
设计说明:《背影》是一篇记实散文,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语言非常朴实,感情自然流露、深沉真挚。这个导语设计旨在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让学生通过阅读全文,自然而然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
设计2:概述内容设问法
导语设计:同学们,在通览全文之后,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写之事。
设计说明:这个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并感受作者“怎样用最平凡的文字把一段最不平凡的感情表达出来”,是为“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手法作铺垫的,而这又是本文的教学难点。而本文所写之事非常琐细,多达七件,详略不同,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有一定难度。所以,这个设计必须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预习的基础上的,而且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行过一定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导语设计的有效性,否则就不可取。
设计3:前后联系导入法
导语设计:通读课文,找出父亲关爱“我”的小事,并找出“我”对父亲的态度前后不同之处,说说其中的原因。
设计说明:这个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感悟“子女要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是为课堂教学中“告诉学生应该更好地和父母进行沟通,体谅父母,多理解父母,多孝敬父母”这个拓展训练作准备的。在这个导语设计的引领下,学生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情感、拓展与感悟都贯穿在了一起,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线。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
例二:《记承天寺夜游》的导语设计
设计1:诗词导入法、比较导入法
导语设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往往会想起这句千古佳句。苏东坡等古代文人往往喜欢在月夜散步,以月为友,借月抒怀。如果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那么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又借“赏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呢?
设计说明:这个设计着眼于让学生明白“景因情设,情因景生”的道理。同样是“赏月”,由于作者所处的环境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引导学生把书读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思辨能力。
设计2:背景故事导入法
导语设计: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所产生的一些弊端,多次遭到贬谪。但他心胸豁达,被贬杭州时,领人在西湖筑堤,这就是有名的“苏堤”。后又被贬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在湖州,一些反对苏轼的人从他的诗文里断章取义地摘取一些句子对其陷害,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后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处于地方官的监管之下,言论行为都受到束缚。这篇小品文,就是在他被贬黄州四年之后写成的。那么,在本文中,苏轼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设计说明:这篇小品文虽然短小,但是意蕴深刻、情感复杂,要让学生仅靠文本真正理解当时苏轼在失落中的旷达和超脱,并不容易。所以,通过讲解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苏轼的生平经历,让学生走近“那个夜晚的苏轼”,学生的感悟就更加深刻了。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深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第一锤”所指的其实就是我们的课堂导语设计。同一篇课文,可设计几种不同的导语,这是由教师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决定的。所以设计导语,应灵活多变,不宜刻板教条。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导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