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读静思”的阅读导学策略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mar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读书需要经历两个过程:一是在熟读中“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二是在精思中“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默读,让学生在“边读边思”中提高阅读效率。
  一、树立“读有所思”的默读意识
  默读时,学生很容易在无声的浏览中走神,这样的默读只是跟文本打了个照面,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有所思”的默读中集中注意力,真正“读有所得”。
  在教学中,笔者将默读任务放在精读教学之后,让学生围绕课后问题,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对那些有了心得体会的学生,笔者不光让他们说明理由,还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在默读中的一些做法。真正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学生,基本做到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笔者让学生交流在默读时用了哪些方法,有些学生给出了“通过回读、反复读等方法,从文字里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的默读策略,其他学生也纷纷受到启发,意识到“默读必思”的重要性。
  二、给予学生默读的空间
  学生刚开始学习默读时,由于他们不能利用听觉上的刺激,因此学习效果不如大声朗读好。对此,教师要理解学生在转变阅读方式时出现的不适应状况,耐心等待,给予学生足够的默读空间。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一课的默读练习中,笔者首先让学生估测默读需要的时间,并告诉他们:“我在备课时,初读课文花费了3分钟,现在给你们5分钟默读,相信你们一定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默读任务。”这样的暗示和激励,能够促使学生耐心默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默读能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解读
  阅读是基于个人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再认知。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因此面对同样的文本时产生的阅读体验各不相同。无论学生怎样解读文本,教师都应耐心倾听,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促使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渐渐学会运用有创意的解读方式。
  以《陶罐和铁罐》的阅读交流为例,当学生充分解读了课文中的对话后,有的学生从陶罐的视角出发进行概述:“陶罐因为容易破碎,经常受到铁罐的奚落和欺负。然而,很多年过去了,铁罐锈得不见了踪影,而陶罐成了文物,变得很有价值。”这里的“容易破碎”“不見踪影”等,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生成的。有的学生则从另外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的感受:“铁罐觉得自己很坚硬,常常挑衅陶罐。陶罐却认为大家都是盛东西的器物,应该好好工作,和睦相处。后来,铁罐因为长时间埋在土里,生锈后融入了泥土;陶罐依然光洁、美观,受到大家的喜爱。”这种角度也十分新颖,可以启发学生做个温和、谦逊的人。笔者肯定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如此,在自由的阅读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四、形成个性化的默读策略
  每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笔者都会带着学生进行学习回顾,总结成功的做法,感受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了解了《鹿角和鹿腿》一课的故事情节后,笔者引导学生回忆在本单元学会的默读方法,并和大家分享。有的学生说道:“我以前默读课文时,常常读好几次才明白,因此有些灰心。而老师告诉我们,回读、反复读是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好方法,因此我重振了信心,有了坚持默读下去的动力。”也有的学生说道:“我在默读时,发现动笔圈画能提高阅读速度,也能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还有的学生说道:“通过《鹿角和鹿腿》这篇课文的学习,我发现要想提高默读的质量,可以读完一段后,回过头想一想段落的主旨……”这些默读实践经验,表示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默读策略,并用这些策略解决了默读中的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总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默读中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默读策略,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
其他文献
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对于刚刚接触书面语言表达的低年级孩子来说,尝试将自己平时的口头语言转化成无声的文字符号,并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长期以来,孩子都浸润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就把意思表达完毕的简单交流中,突然要求他们围绕一个中心,或按照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进行详细的表述,无论是从语言习惯还是词汇积累上,对他们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摘要:因材施教是孔子倡导的教育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教育。新课程标准倡导“为了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基础、学力等的不同,采用差异性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本文结合“解比例”教学案例,对如何利用差异性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进行简单论述,希望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差异性教学 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在习惯、兴趣、能力、基础、思维等方面都不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言”是指对文字的感悟与解读,“意”是指对文本含义的深刻体会,二者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教师要把握从“言”到“意”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含义,并对语言文字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挖掘。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言到意”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由言到意”的语言解析  (一)“由言到意”的含义  “由言到意”是理解和倾听的过程,“由意到言”是解读和表达的过
期刊
通过角色体验唤醒内心的感知,是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品析词语的重要基础。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朗读时,常常采用专业性的指导方法,重音在哪里、怎样划分节奏、语速快慢如何调整等都为学生完全设置好,学生难以形成自己的体验。角色朗读的指导应该淡化纯技巧的点拨,鼓励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形成感受、获取体验,最终促使朗读能力的提升。笔者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二年级《坐井观天》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
在信息时代,怎样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利用各个渠道的资源,丰富写作内容和内涵呢?笔者尝试从“活用”“用活”两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写出丰富、生动、有创意的作品。  一、活用材料:豐富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能用于写作的素材不够丰富。在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活用在阅读中积累的素材,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  例如,在描写自己喜欢的植物时,很多学生自然而然地从植物的形状入手,在作文中融合了自
摘要:富有创造力与启发性的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与实践。在本文中,笔者从趣味性、实践性与反思性三个方面,针对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途径与创新展开探讨,并力求以此为契机,推进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 优化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应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与反思性,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摘要:虽然每位教师都期盼自己的学生成器成才,但是只有少数学生能成为优秀学生(所谓的学霸),而大多数都成为普通学生,还有极少数学生沦为学困生。其实,学困生也能盛开成一朵花,只不过他们的绽放速度比较慢,需要我们的精心培育与耐心等待。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成因  学困生是学习困难、成绩暂时落后学生的简称,也称后进生,转化学困生成为教师的重要工作。教师要想让学困生华丽转身,使他们也能美丽绽放,必须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在《新数学教育哲学》一书中说:“我们应当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一天比一天更加智慧,一天比一天更加聪明,即应当努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理性精神的养成。”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下面,笔者谈谈指向思维发展的数学教学策略。  一、重视数学知识的思维价值  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产物。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数学知识、
语文要素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对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要求,它是语文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材的导向性作用,就应该立足教材,导向语文要素,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而课后习题就是单元语文要素的具体体现与落实。在教学中,教师要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在解读文本时聚焦课后习题,穿插拓展训练,有条理、有层次、有梯度地将语文要素的教学与训练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