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践行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本文以培养学生野外实践力为目标,分析本校高中学生地理野外实践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读相关的概念,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内容与本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设计了相应的野外地理实践活动主题,并探讨基于石楼镇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地理野外实践力的开展模式,寻找基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地理野外实践力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地理野外实践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高中生
一、本校高中学生地理野外实践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世纪以来,受到高考“指挥棒”、学校观念陈旧、教学评价单一、地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趋于老化与专业性较差、学生安全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地理学科的野外实践活动在我国大部分高中学校被迫取消。同时,由于教师缺乏经验所设计的实践活动欠科学性,那怕开展了活动但效果不理想。长期下来,学生地理野外实践力培养缺失,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无法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现实生活中的 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缺乏观察与体验,不利于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二、相关概念解读
1.地理实践力
(1)地理实践力的概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了中学阶段地理实践力主要指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如地理实验、地理考察等)中所具备的各种品质和能力。地理实验、地理考察和社会调查等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是地理理论和真实情境的整合点和粘合剂,综合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三个核心素养。地理新课标中提出了地理实践力的组成要素包括获取各种地理信息的能力,自然地理的观察与测量能力,人文地理的调查与考察能力,设计和操作地理实验能力、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能力,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相关的地理实践品质等。
2.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践活动是指在地理课程学习过程中以学生参与为主、以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就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而言,地理模拟实验活动、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三种形式的活动最能够达到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目标。根据高中地理必修二的教学内容与课标要求,本文重点阐述的活动形式是地理考察活动和地理调查活。
3.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一般是指学校所在的市级行政区内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等,能反映出当地特色的文化并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理学科内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当地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源、土壤、植被、河湖与自然资源等等,及当地人文环境中的人口与城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旅游、建筑、民俗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对实现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以培养高中生野外地理实践力要遵循科学性原则、注重德育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4.地理实践力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两者的关系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为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内容,通过地理野外实践的各种活动形式可以培养高中学生的外在行动能力和各种品质等地理实践力。
三、高中人文地理与本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结合的野外地理实践活动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的每个章节后都设置了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整合教材中的实践活动与石楼镇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设计了相应的地理实践活动,确定了18个活动主题,包括:“人来人往,缘何而来,缘何而去?”“石楼镇地区居住区你怎么选择?”“石楼镇的前世今生你好奇吗?”“石楼镇祠堂与疍家棚的分布”“石楼镇海鸥岛生态农业园的特色与优劣势分析”“石楼镇广汽汽车城的选择分析”“来去自如,石楼镇的交通方便吗?”“未来的石楼,你的心愿是什么?”明确了活动分布与所在的章节内容,对活动内容做了详细地具体要求,并将活动进行归类,进一步确定了乡土地理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即对能力和品质的要求。
四、基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地理野外实践力的开展模式
我校所在的石楼镇拥有丰富的乡土人文地理资源,为开展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校初步形成了基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地理野外实践力的地理野外实践活动的模式。
1.精选实践活动地点,确保地理野外实践力培养的可行性
在野外地理实践活动地点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确定合适的实践活动场所
教师把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的地点选定在石楼镇的“一山(莲花山)、一城(亚运城)、一岛(海鸥岛)、一村(大岭村)”。这四个实践场所共同的特点是:实践地理的空间尺度大小适中,人文地理资源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学生能在周末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考查得到这四个地方人文地理资源的时间演变过程的现状,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去综合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的实质,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措施。
(2)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
地理野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可充分利用石楼镇内的地理环境。石樓镇的“一山(莲花山)、一城(亚运城)、一岛(海鸥岛)、一村(大岭村)”就在学校附近,每个地点都有直达的公交线路,交通便利,便于师生实现多次进行实地调查与验证。同时,学生对石楼镇上的地理事物具有较深的认识,便于收集资料和开展活动。此外,乡土地理资源便于学生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问题,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动力,从而更加关注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学生的乡土情感等到了升华。
(3)选择典型的地理要素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方式主要分为四大类,包括:观测自然现象、考察自然要素、研究人文环境与研究区域发展的问题。教师所确定地理野外实践活动的地点时要考虑该地点至少能开展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实践活动。如莲花山有典型的海蚀地貌和古采石场可以开展地形地貌的野外观察,其旅游资源可以开展旅游业发展的社会调查;亚运城是广州未来现代化新城区,典型的人口迁移与明显的城市住宅区可以开展人口流动与城市规划的社会调查;海鸥岛是广州市的后花园,岛上典型的基塘生态农业可以开展农业发展与生态旅游的社会调查;大岭村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聚落形态典型,可开展城市地域文化的社会调查。
【关键词】地理野外实践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高中生
一、本校高中学生地理野外实践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世纪以来,受到高考“指挥棒”、学校观念陈旧、教学评价单一、地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趋于老化与专业性较差、学生安全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地理学科的野外实践活动在我国大部分高中学校被迫取消。同时,由于教师缺乏经验所设计的实践活动欠科学性,那怕开展了活动但效果不理想。长期下来,学生地理野外实践力培养缺失,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无法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现实生活中的 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缺乏观察与体验,不利于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二、相关概念解读
1.地理实践力
(1)地理实践力的概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了中学阶段地理实践力主要指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如地理实验、地理考察等)中所具备的各种品质和能力。地理实验、地理考察和社会调查等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是地理理论和真实情境的整合点和粘合剂,综合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三个核心素养。地理新课标中提出了地理实践力的组成要素包括获取各种地理信息的能力,自然地理的观察与测量能力,人文地理的调查与考察能力,设计和操作地理实验能力、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能力,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相关的地理实践品质等。
2.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践活动是指在地理课程学习过程中以学生参与为主、以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就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而言,地理模拟实验活动、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三种形式的活动最能够达到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目标。根据高中地理必修二的教学内容与课标要求,本文重点阐述的活动形式是地理考察活动和地理调查活。
3.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一般是指学校所在的市级行政区内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等,能反映出当地特色的文化并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理学科内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当地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源、土壤、植被、河湖与自然资源等等,及当地人文环境中的人口与城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旅游、建筑、民俗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对实现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以培养高中生野外地理实践力要遵循科学性原则、注重德育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4.地理实践力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两者的关系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为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内容,通过地理野外实践的各种活动形式可以培养高中学生的外在行动能力和各种品质等地理实践力。
三、高中人文地理与本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结合的野外地理实践活动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的每个章节后都设置了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整合教材中的实践活动与石楼镇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设计了相应的地理实践活动,确定了18个活动主题,包括:“人来人往,缘何而来,缘何而去?”“石楼镇地区居住区你怎么选择?”“石楼镇的前世今生你好奇吗?”“石楼镇祠堂与疍家棚的分布”“石楼镇海鸥岛生态农业园的特色与优劣势分析”“石楼镇广汽汽车城的选择分析”“来去自如,石楼镇的交通方便吗?”“未来的石楼,你的心愿是什么?”明确了活动分布与所在的章节内容,对活动内容做了详细地具体要求,并将活动进行归类,进一步确定了乡土地理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即对能力和品质的要求。
四、基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地理野外实践力的开展模式
我校所在的石楼镇拥有丰富的乡土人文地理资源,为开展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校初步形成了基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地理野外实践力的地理野外实践活动的模式。
1.精选实践活动地点,确保地理野外实践力培养的可行性
在野外地理实践活动地点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确定合适的实践活动场所
教师把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的地点选定在石楼镇的“一山(莲花山)、一城(亚运城)、一岛(海鸥岛)、一村(大岭村)”。这四个实践场所共同的特点是:实践地理的空间尺度大小适中,人文地理资源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学生能在周末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考查得到这四个地方人文地理资源的时间演变过程的现状,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去综合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的实质,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措施。
(2)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
地理野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可充分利用石楼镇内的地理环境。石樓镇的“一山(莲花山)、一城(亚运城)、一岛(海鸥岛)、一村(大岭村)”就在学校附近,每个地点都有直达的公交线路,交通便利,便于师生实现多次进行实地调查与验证。同时,学生对石楼镇上的地理事物具有较深的认识,便于收集资料和开展活动。此外,乡土地理资源便于学生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问题,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动力,从而更加关注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学生的乡土情感等到了升华。
(3)选择典型的地理要素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方式主要分为四大类,包括:观测自然现象、考察自然要素、研究人文环境与研究区域发展的问题。教师所确定地理野外实践活动的地点时要考虑该地点至少能开展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实践活动。如莲花山有典型的海蚀地貌和古采石场可以开展地形地貌的野外观察,其旅游资源可以开展旅游业发展的社会调查;亚运城是广州未来现代化新城区,典型的人口迁移与明显的城市住宅区可以开展人口流动与城市规划的社会调查;海鸥岛是广州市的后花园,岛上典型的基塘生态农业可以开展农业发展与生态旅游的社会调查;大岭村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聚落形态典型,可开展城市地域文化的社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