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诗歌鉴赏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应试的训练,还应凸显诗歌的人文价值,关注生命的意义,让流传千年的诗歌依旧可以在当今学生心中彰显出应有的魅力。
一、反复吟诵,感受诗歌音韵之美
“诗言志”,诗歌的本质就是诗人情感的诉说,是包含着情感的吟唱。因此,诗歌教学的第一步应当是诵读。中国的诗歌非常讲究音韵之美,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感受到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的情感是相协调的。诗歌的音韵之美,不仅是一种美的外在形式,在更深处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折射。对偶对仗使诗歌更富有节奏,而顶针回环又使诗歌优美流畅。如《再别康桥》的开头“轻轻的我走了”和结尾处“我悄悄的挥手,告别西天的云彩”前后呼应,有浑然之美,而诗人不愿打扰康桥的美景,把那份美好保存在内心深处的细微情感就在这样缓缓流动的诗情中静默了。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用多种手法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品读诗歌的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进而领悟诗歌的音韵之美。
二、咬文嚼字,品味诗歌炼字之美
诗歌讲究凝练之美,每个字都涵盖着丰富的内涵,它用最精炼的字词来表达最丰富的情感。有的诗歌甚至是每一个字都有极其动人的表现力。对于有的诗歌,教师要引导学生字字落实,否则就有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阅读时,要求学生反复品味,只有这样才可以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农民在南冈低头割麦的情景,其中“蒸”和“灼”描绘出了农民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的辛劳,而“惜”字则把农民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的辛酸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品读这些字词,让学生切身感受农业民生,体会作者的情怀。
三、知人论世,激发情感之美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又如题画山水,有地名可按者,必写出登临凭吊之意;题画人物,有事实可拈者,必发出知人论世之意。”诗歌鉴赏,一定要了解诗人及其写作背景、艺术风格,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辛弃疾一生力主抗战,他虽然有收复失地的理想,但却壮志难酬,这种豪壮的英雄之情与难以实现的绝望之情交织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反差。特别体现在其《破阵子》中:开篇一路写想象中练兵、杀敌的场景与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但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怜白发生”,点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梦想,事实是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惊栗震动。诗人一生都郁结于心,难以遣怀的情感都化作了大量的爱国诗作,而这和他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了解诗人的生平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知人论世方能读懂作品。
四、多元解读,构筑鉴赏之美
诗歌鉴赏的过程是一种感受美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西方接受美学观点认为,一部真正成功的作品,不仅要经过作家的创造,还要经过读者的再创造,使原作的内涵更加丰润。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诗歌时要融入自身的感受。比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语言非常朴素的小诗,字面意思的理解没有什么难度,但是结合作者的经历解读鉴赏,又别有风味。作为一名台湾诗人,余光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写下了这首诗歌,思乡中交融了爱国之情。作者在历经沧桑之后,把文化寻根、落叶归根的愁思都浓缩到了具体的意像中。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引导学生融入到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会那浓浓的乡愁,去理解诗人特殊的情怀。在恰当的时候教师还可播放抒发乡愁的音乐,让学生在情景中渐入乡愁,从而与作品共鸣。每个人生阶段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教师不要苛求学生一下子理解各种情感,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心中埋下诗的种子,让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生根发芽,铸就诗情诗意。
诗歌是语言运用的特殊果实,诗人是语言的天才建筑师。青少年正处于情感勃发、感受敏锐的特殊时期,对于诗歌具有独特的感悟力。诗歌鉴赏能帮助他们提高审美的能力、感悟和表达的能力,让他们张扬自我的个性,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重视诗歌鉴赏,把自己独有的感悟投入到文本中去,完成教师、学生和诗人三者之间的对话,提高诗歌鉴赏的主体——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反复吟诵,感受诗歌音韵之美
“诗言志”,诗歌的本质就是诗人情感的诉说,是包含着情感的吟唱。因此,诗歌教学的第一步应当是诵读。中国的诗歌非常讲究音韵之美,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感受到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的情感是相协调的。诗歌的音韵之美,不仅是一种美的外在形式,在更深处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折射。对偶对仗使诗歌更富有节奏,而顶针回环又使诗歌优美流畅。如《再别康桥》的开头“轻轻的我走了”和结尾处“我悄悄的挥手,告别西天的云彩”前后呼应,有浑然之美,而诗人不愿打扰康桥的美景,把那份美好保存在内心深处的细微情感就在这样缓缓流动的诗情中静默了。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用多种手法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品读诗歌的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进而领悟诗歌的音韵之美。
二、咬文嚼字,品味诗歌炼字之美
诗歌讲究凝练之美,每个字都涵盖着丰富的内涵,它用最精炼的字词来表达最丰富的情感。有的诗歌甚至是每一个字都有极其动人的表现力。对于有的诗歌,教师要引导学生字字落实,否则就有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阅读时,要求学生反复品味,只有这样才可以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农民在南冈低头割麦的情景,其中“蒸”和“灼”描绘出了农民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的辛劳,而“惜”字则把农民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的辛酸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品读这些字词,让学生切身感受农业民生,体会作者的情怀。
三、知人论世,激发情感之美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又如题画山水,有地名可按者,必写出登临凭吊之意;题画人物,有事实可拈者,必发出知人论世之意。”诗歌鉴赏,一定要了解诗人及其写作背景、艺术风格,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辛弃疾一生力主抗战,他虽然有收复失地的理想,但却壮志难酬,这种豪壮的英雄之情与难以实现的绝望之情交织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反差。特别体现在其《破阵子》中:开篇一路写想象中练兵、杀敌的场景与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但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怜白发生”,点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梦想,事实是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惊栗震动。诗人一生都郁结于心,难以遣怀的情感都化作了大量的爱国诗作,而这和他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了解诗人的生平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知人论世方能读懂作品。
四、多元解读,构筑鉴赏之美
诗歌鉴赏的过程是一种感受美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西方接受美学观点认为,一部真正成功的作品,不仅要经过作家的创造,还要经过读者的再创造,使原作的内涵更加丰润。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诗歌时要融入自身的感受。比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语言非常朴素的小诗,字面意思的理解没有什么难度,但是结合作者的经历解读鉴赏,又别有风味。作为一名台湾诗人,余光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写下了这首诗歌,思乡中交融了爱国之情。作者在历经沧桑之后,把文化寻根、落叶归根的愁思都浓缩到了具体的意像中。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引导学生融入到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会那浓浓的乡愁,去理解诗人特殊的情怀。在恰当的时候教师还可播放抒发乡愁的音乐,让学生在情景中渐入乡愁,从而与作品共鸣。每个人生阶段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教师不要苛求学生一下子理解各种情感,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心中埋下诗的种子,让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生根发芽,铸就诗情诗意。
诗歌是语言运用的特殊果实,诗人是语言的天才建筑师。青少年正处于情感勃发、感受敏锐的特殊时期,对于诗歌具有独特的感悟力。诗歌鉴赏能帮助他们提高审美的能力、感悟和表达的能力,让他们张扬自我的个性,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重视诗歌鉴赏,把自己独有的感悟投入到文本中去,完成教师、学生和诗人三者之间的对话,提高诗歌鉴赏的主体——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