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下,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教育的能动性,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培养方式,诵读则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对文章深入理解的基础。本文就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诵读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诵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诵读是小学语文中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通过诵读文章,自主探究文章的意思,踊跃提出问题,带着疑问进行课文的学习,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提高诵读能力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一、保证诵读时间,提高诵读效果
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理论讲授已经占了课堂时间的大部分,留给学生自主诵读的时间非常少,学生往往还没有通读全文就被教师打断,马上开始讲授其他方面的知识点。这对于学生自主诵读的效果并不理想,不能起到很好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诵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项过渡环节,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要减少课堂上教师烦琐的知识点讲解,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诵读的时间,与学生产生互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诵读,提高诵读的实效性。
在四年级《忆江南》的古诗词一课中,我通过多媒体进行关于白居易这个诗人的简单介绍,并且让学生一起观看关于江南景色的一段视频,了解江南水乡的特点。通过10分钟的简单带入,学生已经逐渐对江南水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紧接着,我带着白居易对江南水乡的喜爱和思念之情进行诵读,抑扬顿挫的诵读方法,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诗人的回忆情感。然后我提出问题,让学生大声诵读,自主地分析白居易思念江南的感情。通过同桌互动诵读和小组合作诵读的方式,让学生进行20分钟的自主诵读,给予他们充分的诵读时间,让他们熟悉诗句,并理解其中的情感和含义。最后10分钟我会对这首诗进行深入讲解,从而保障诵读的效果。诵读不能只是单一地“读”,而是要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文章内容,通过出声的诵读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地熟悉文章,并提前对文章进行分析。通过较长时间的文章诵读,从多个层次进行文章的情景理解和情感体会,从而有感情诵读。每一遍诵读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诠释,保障诵读时间,提升诵读效果。
二、创设诵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当前教学中,诵读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通常都是教师抽取几名学生进行诵读。这种方式不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诵读中来,很多学生甚至没有诵读过一次,只是作为听众进行聆听,造成大部分学生的诵读能力得不到提升。其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单一的诵读方式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让学生走神,造成诵读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创设诵读的情境氛围,引用与文章情感相关的轻音乐的搭配方式,将学生带入诵读的氛围。
比如在《桂林山水》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桂林山水的纪录片。通过趣味的引导方式,让学生融入课文情景。“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有谁可以担任小导游,为大家讲解一下桂林山水的美景?”通过这种引导方式,将问题抛给学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桂林山水的背景音乐中融入感情,进行课文的诵读,锻炼学生的听、读、情感融入等能力,扩大诵读训练面。根据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特点,进行情景化的诵读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并通读全文体会文章含义,从而体验文章的情感。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改变传统的诵读方式,以多媒体建立互动引导的教学体系,通过情景的带入,或诵读接力的游戏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诵读氛围中,提高诵读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三、多样诵读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合理运用诵读的方式可以提高诵读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对诵读能力的掌握。范读是诵读教學的前提。教师要给学生做一个诵读示范,但是不能让学生单纯地学习教师的诵读方式;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个人情感的培养,提高学生诵读的针对性,发扬自己的个性,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比如在《再见了,亲人》文章中,小金花跺着脚说道:“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会把这一句读得慷慨激昂。其实小金花这一句是表达了内心的沉痛,应一字一句地、缓慢低沉地诵读,每个字都掷地有声,表达沉痛的情感。如果教师在诵读指导过程中过于单一,指导的方式过于生硬,只是告诉学生要把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那么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教师的意思,单纯注重声音、语气的指导不能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情感,对文章表达的情景没有良好诠释。
笔者认为,教师在运用诵读方式的时候,可以先运用范读做示范,再指导学生利用个人读、齐读等方式来进行诵读,就可以达到气氛烘托的效果。另外,在不同的环境下,教师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诵读锻炼。如先让学生进行文章的通读,然后进行自主的情感探究、调换教学的顺序等等,从而提高诵读教学的实际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诵读能力的培养,以读促学,精彩诵读。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加强新媒体的引导,让学生在诵读课堂上积极参与到每个环节,丰富教学氛围,提高诵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玉艳.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4).
(编辑:张晓婧)
【关键词】语文教学;诵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诵读是小学语文中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通过诵读文章,自主探究文章的意思,踊跃提出问题,带着疑问进行课文的学习,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提高诵读能力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一、保证诵读时间,提高诵读效果
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理论讲授已经占了课堂时间的大部分,留给学生自主诵读的时间非常少,学生往往还没有通读全文就被教师打断,马上开始讲授其他方面的知识点。这对于学生自主诵读的效果并不理想,不能起到很好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诵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项过渡环节,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要减少课堂上教师烦琐的知识点讲解,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诵读的时间,与学生产生互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诵读,提高诵读的实效性。
在四年级《忆江南》的古诗词一课中,我通过多媒体进行关于白居易这个诗人的简单介绍,并且让学生一起观看关于江南景色的一段视频,了解江南水乡的特点。通过10分钟的简单带入,学生已经逐渐对江南水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紧接着,我带着白居易对江南水乡的喜爱和思念之情进行诵读,抑扬顿挫的诵读方法,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诗人的回忆情感。然后我提出问题,让学生大声诵读,自主地分析白居易思念江南的感情。通过同桌互动诵读和小组合作诵读的方式,让学生进行20分钟的自主诵读,给予他们充分的诵读时间,让他们熟悉诗句,并理解其中的情感和含义。最后10分钟我会对这首诗进行深入讲解,从而保障诵读的效果。诵读不能只是单一地“读”,而是要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文章内容,通过出声的诵读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地熟悉文章,并提前对文章进行分析。通过较长时间的文章诵读,从多个层次进行文章的情景理解和情感体会,从而有感情诵读。每一遍诵读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诠释,保障诵读时间,提升诵读效果。
二、创设诵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当前教学中,诵读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通常都是教师抽取几名学生进行诵读。这种方式不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诵读中来,很多学生甚至没有诵读过一次,只是作为听众进行聆听,造成大部分学生的诵读能力得不到提升。其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单一的诵读方式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让学生走神,造成诵读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创设诵读的情境氛围,引用与文章情感相关的轻音乐的搭配方式,将学生带入诵读的氛围。
比如在《桂林山水》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桂林山水的纪录片。通过趣味的引导方式,让学生融入课文情景。“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有谁可以担任小导游,为大家讲解一下桂林山水的美景?”通过这种引导方式,将问题抛给学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桂林山水的背景音乐中融入感情,进行课文的诵读,锻炼学生的听、读、情感融入等能力,扩大诵读训练面。根据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特点,进行情景化的诵读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并通读全文体会文章含义,从而体验文章的情感。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改变传统的诵读方式,以多媒体建立互动引导的教学体系,通过情景的带入,或诵读接力的游戏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诵读氛围中,提高诵读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三、多样诵读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合理运用诵读的方式可以提高诵读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对诵读能力的掌握。范读是诵读教學的前提。教师要给学生做一个诵读示范,但是不能让学生单纯地学习教师的诵读方式;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个人情感的培养,提高学生诵读的针对性,发扬自己的个性,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比如在《再见了,亲人》文章中,小金花跺着脚说道:“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会把这一句读得慷慨激昂。其实小金花这一句是表达了内心的沉痛,应一字一句地、缓慢低沉地诵读,每个字都掷地有声,表达沉痛的情感。如果教师在诵读指导过程中过于单一,指导的方式过于生硬,只是告诉学生要把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那么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教师的意思,单纯注重声音、语气的指导不能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情感,对文章表达的情景没有良好诠释。
笔者认为,教师在运用诵读方式的时候,可以先运用范读做示范,再指导学生利用个人读、齐读等方式来进行诵读,就可以达到气氛烘托的效果。另外,在不同的环境下,教师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诵读锻炼。如先让学生进行文章的通读,然后进行自主的情感探究、调换教学的顺序等等,从而提高诵读教学的实际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诵读能力的培养,以读促学,精彩诵读。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加强新媒体的引导,让学生在诵读课堂上积极参与到每个环节,丰富教学氛围,提高诵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玉艳.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4).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