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几种创设方法

来源 :启迪·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40407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语文学习内容和目标的特质,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运用得相当普及。但,教学实践中,有些情境发挥的作用有限,原因有多种,创设方法不合理是一个要因。本文基于这种判断,结合教学实际分享几种创设情境的方法:呈现法、语言法、表演法、经验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语文所学内容主要是文本解读,而小学所学的文本多为诗歌、叙事、绘景类,共同特征是情感、思想与景物、事件的交融。考虑到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情感阅历浅,把握文本情景和思想有一定难度,因而教师多会使用情境教学——辅助学生从直观、感性角度理解文意。
  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情境并没有发挥预期作用,引情、导思的效果一般,原因有多种,情境与文章思想、情感不对应,情境与学生思维、情感不对应,都会影响情境教学效用。而情境创设方法的不合理,是其中一个要因。常见的问题是教师一种情境创设方法用到底,教条刻板,与教学内容和目标无法呼应。下面,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分享几种情境创设方法。
  一、呈现
  呈现,就是展示图片、实物、视频等,直接把与学习相关的物象、景象呈现给学生,从视觉角度创设情境。前面说到,有些教师一种情境创设方法用到底,大多就是用的这种方法。呈现法是创设情境使用频率最高的。其优点是,直观生动、易于操作,失败率低。特别是在信息化教学条件下,教师呈现情境非常便利,情境资源也较易获取。
  比如讲授《观潮》这一课时,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在现场目睹过钱塘江潮,以其经验(比如看到过其他江湖的水浪或大海的潮汐等)通过文本阅读较难想象出钱塘江潮的独特性。这篇文章,教师就可采用呈现法创设情境——从网络上找到钱塘江潮的视频,经过剪辑后,在课堂上用多媒體播放给学生看。有了这个情境,学生就容易把握文章所描述的景象。
  二、语言
  教师不向学生呈现图片、实物等景象,而是通过语言表述一个场景或情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在头脑中形成情境。情境助学的效用关键是直观,而语言创设情境显然失去或弱化了直观。为什么还要用语言创设情境呢?特别是有多媒体技术的支撑,语言创设情境似乎是有些落伍。其实,用语言创设情境有其独特的教育预期,即通过学生的联想来训练其思维能力(与素养教育目标相呼应),通过学生独立的情境创设来实现教学个性化(也就是,教师给了学生对情境进行个性加工和再创作的空间)。
  比如在带学生学习《白桦》这首诗前,教师让学生们闭上眼睛,听自己用语言引导,“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的,蓝色的天空、红色的朝阳、粉色的花朵、绿色的树叶……有没有想过,这个世界在某一天、某一刻失去了颜色。不是完全的黑暗,而是所有的事物都变成了白色。地被白雪覆盖、树被白霜包裹、天被白雾笼罩……你想到了什么,是冰冷还是圣洁?”任由学生在语言导引下自由展开想象,在心中创设属于自己的白色世界。这时,再带学生去阅读诗歌,学生马上就能把握诗歌的色调和情感基调。
  三、表演
  表演法和下面所分享的经验法都属于沉浸式情境,即,学生不再是情境的观察者、局外人,而是情境的创建者和构件。此类情境的教学优点是学生亲自从主体角度体验到了作者或文章中角色的心理、动作、情感,可以更深层地领悟文章精神内涵。当然,表演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开放、活跃、有趣,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具有很好的作用。表演法多用于叙事类文章的情境创设。比如《铁杵成针》《精卫填海》《扁鹊治病》等,都可以使用这种情境创设方法。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其合作将课文改成小课本剧,然后分角色排练上台来表演。表演的学生进入人物,可以更精准地领悟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或人物性格。
  四、经验
  经验情境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亲身经验进行提炼、表述或回想。这种情境是完全的个性化,充分体现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思想。因为每名学生的经验都是独特的,可以达到两个效果:一是因为自己亲历过,所以会与所学文章的思想、精神产生高度的共情感;二是因为学生经验的多样性,通过大家的表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和思想空间。比如,在学习《乡下人家》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交流自己亲眼所见过的“乡下人家”,如假期时到乡下爷爷奶奶家去所看到的场景、人事,把印象最深的、自己最喜欢的情景讲给同学听。每个人的经验都不同,所描述的场景也有差异,丰富了学生对乡下生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这篇课文的核心思想是“乡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虽然学生自己创设的情境与课文有差异,但情感是发自内心而不是来自文章。也就是用自己的乡情去领悟作者的乡情,显然更精准地契合了文章主题。
  综上所述,基于语文课程的特征,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针对不同的文章或教育目标,一种情境创设方法往往并不能与教学匹配,情境的教学作用就不容易发挥出来。因而,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以上分享的几种创设方法并不涵盖所有方法,但可资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垠. 小学语文情境创设中的问题与有效策略[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26):275.
  [2] 常国玉. 小学语文情境创设的技巧[J]. 江西教育, 2020(6):3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普及,高中语文教学重心发生转移。教师不仅要普及好知识,还要使学生的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就目前情况来说,现代文教学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结果自然差强人意。要想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教学。本文就如何依据教材,内外合璧提升现代文阅读教学质量进行研究,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阅读能力  一、以教材为中心,学一篇知一篇 
文章摘要:  高一是高中三年学习的起点,也是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转折点。这种转折实际上意味着一个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 同样,高一英语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对初中英语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又为高二、高三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在高一就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本文结合自己多年学习英语以及英语教学的体会,共同探讨关于高一英语学习方法指导的几个问题。文章主要从高一学生必须过好“六关”,—— 听说关、单词关、语
期刊
摘要:本文就幼儿学前教育中科学游戏的运用经验进行分析,首先对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相关的实践策略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科学游戏;运用经验  引言  在《儿童发育发展指南》中,要求在基础教育工作中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兴趣意识,充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并且让幼儿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为此,需要在幼儿园的学前教育中加入游戏化课程,并培养
摘要:可视化教学是基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型教学理念,也是落实深度学习的有效手段,是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的重要理念。笔者通过对数学学科深入分析,认为可借助多媒体、思维导图等教学手段实现数学可视化,落实深度学习要求。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旨在让小学数学学习更有深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可视化;深度学习  引言:教育改革日益深化,教学活动深度开展成为学科改革的重点方向,深度学习理念日益成熟,可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实现这一目标,情景教学法走进了教师的视线,并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的课堂。本文分析了情景教学法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几点运用策略。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1情景教学法对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时代在变化,教育也在不断进步。新时期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进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们意识到德育教育在学生成长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如何才能够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质也已经成为时下教育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德育教育;有效措施;教育方法;  引言:本文先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再结合小学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指出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真正的育人、教育观念过于陈旧而与时代脱节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助力初中学生巩固数学知识重点,使初中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是初中学生是否在考试当中取得优异成绩,这种能力尤为重要。数学是学生们一定要学习的重要课程,特别是对于今后要学习理工课程的初中学生们来说十分重要,假如:初中学生在数学方面上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水平能力差,这会使学生们在今后的发展上产生很大的局限性,这对学生们来说非常不利。而在数学教学当中
摘要: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加强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通过语文课程与德育课程的融入挖掘语文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并且通过有效的课程教学策略进行渗透,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也能够帮助教师创新语文课程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方法,从而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和德育育人效果的双向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教师首先要挖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艺术教育的普及,每年进入艺术院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这一群体为高中教育带来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在艺术学生的管理当中,总结了一些良好经验,以供广大同仁参考。在高中艺术生教育管理当中归纳与思考了一些培养艺术生的经验,还在其中发现了一些相关的主要问题,以盼能够与广大同仁们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可以使高中艺术生教育管理更加健全,从而有效的提升高中艺术生的升学效率,希望能够办好广大人民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逻辑性,综合性以及探索性都有较高的要求,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思想。通过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清晰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更快速、更准确的解决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类讨论;解题技巧  分类讨论思想主要是结合事物数学本质的异同点对其进行划分的思想。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