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家皮亚杰认为,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新课,兴致盎然地探究新知识。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插入趣味性、形象性、竞争性的活动,使之变得精彩纷呈。
一、赛一赛,巧妙导入
小学生年龄小,喜欢比赛,好表现。在比赛中,学生很容易产生认知冲突,形成积极心理。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教学导入。教师让男女学生各派一名选手拿玩具小车分别沿着教室的大黑板和小黑板的外框线“跑车”比赛。结果,大黑板上跑车的学生怎么也赛不赢小黑板上跑车的学生。顿时,学生争着发表意见,认为这样竞赛不公平,因为大黑板比小黑板大,要两块黑板一样大才公平。教师对学生的说法予以肯定,并借机引导学生:那怎样知道两块黑板一样大,即两块黑板的外框线一样长呢?教师抛出问题,学生便开始思考。
教师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让学生体验了公平与不公平的思辨。此时,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学生关注的是怎样知道两块黑板的外框线一样长。教师虽然没有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但学生探究周长计算的欲望已呼之欲出。
二、猜一猜,快乐积累
在教学“简单推理”时,如何引导学生经历简单推理过程来学习数学思考方法?教师将“猜”引入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向学生呈现三种玩具小动物:白兔、花猫、小狗,接着避开学生将它们分别装进三个纸盒,让学生猜猜三个盒里分别装了哪种小动物?课堂顿时猜“响”起来了,A学生说:“1号盒是花猫,2号盒是白兔,3号盒是小狗。”教师待学生说完后,问学生:“这样好猜吗?怎样更好猜呢?”教师给2号盒贴上“不是花猫”的字条。教师问学生根据这个提示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B学生说:“花猫可能在1号盒也可能在3号盒;2号盒可能是小狗也可能是白兔。”教师说:“尽管花猫可能在1号盒也可能在3号盒,但是花猫到底在哪个盒里还很难猜呀,那谁来摸一摸1号盒。”C学生摸后呈现给全班学生是小狗。教师在1号盒贴上“是小狗”的字条。接着,教师叫D学生猜猜3号盒并说说想法。学生都抢着回答:“3号盒是花猫,因为1号盒是小狗而2号盒不是花猫。”教师给学生的回答予以真诚的肯定,同时提出猜一猜2号盒是什么,并把猜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学生说因为1号盒是小狗,3号盒是花猫,说明2号盒是白兔。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奖竞猜,学生的情绪立刻被调动起来。随着猜的活动进一步开展,学生的激情也不断高涨。学生在欢乐的“猜、摸”中,不断积累发现与提出问题的经验,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不断积累简单推理的经验。整个课堂精彩生成,学生轻松自然地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思想。
三、玩一玩,高效探究
玩游戏,小学生都喜欢,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游戏进行教学,效果颇佳。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教师设计了闯关游戏。初次闯关时,学生自己单独尝试玩打地鼠。二次闯关时,教师引导学生双打:A学生看大屏幕,记住地鼠的位置,B学生不看大屏幕,根据A学生表述的地鼠位置,用鼠标打出地鼠的位置。这样,学生学会了用“从左往右数,第几列第几个,或从上往下数第几行第几个”来确定地鼠位置。三次闯关时还是双打,学生尝试用两个数表示地鼠位置,双打学生事先要商量好,如“从左往右数第几列从上往下数第几个”,学生尝试打完地鼠后交流自己的想法,从而也就懂得了确定位置的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分三次闯关,每次闯关都不同。他们非常感兴趣,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十分高。学生在打地鼠的游戏中,自主确定地鼠位置,并在闯关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统一的认识:如何确定位置。这种循序渐进的闯关探究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差异,在闯关游戏中充分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
四、唱一唱,轻松总结
儿歌吟唱朗朗上口,学生易学、易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借用儿歌能把较为繁琐的内容浓缩总结为几句话,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技能。
比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为了能帮助学生更准确更系统地理清、掌握知识的脉络,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知识结构,教师把课堂总结语设计成如下儿歌:圆柱表面积,计算真容易;先算侧面积,再加底面积;底面个数有差异,请你一定辨仔细;一般圆柱算两底,水桶无盖算一底;通风管来不算底,你说容易不容易。学生记住了儿歌,便掌握了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后,教师编成如下儿歌:求面积,找半径,半径的平方再乘π。通过儿歌的吟唱,学生很快记住圆面积计算方法,而且明白求解圆面积的思路就是找半径。
歌诀、竞赛、猜一猜、玩游戏等,是小学生们非常喜欢的活动。而他们在活动中,增强了学习兴趣,积累了数学基本经验,发展了数学基本思想,体验了数学学习的成功,多好多精彩。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枧头中心小学)
一、赛一赛,巧妙导入
小学生年龄小,喜欢比赛,好表现。在比赛中,学生很容易产生认知冲突,形成积极心理。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教学导入。教师让男女学生各派一名选手拿玩具小车分别沿着教室的大黑板和小黑板的外框线“跑车”比赛。结果,大黑板上跑车的学生怎么也赛不赢小黑板上跑车的学生。顿时,学生争着发表意见,认为这样竞赛不公平,因为大黑板比小黑板大,要两块黑板一样大才公平。教师对学生的说法予以肯定,并借机引导学生:那怎样知道两块黑板一样大,即两块黑板的外框线一样长呢?教师抛出问题,学生便开始思考。
教师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让学生体验了公平与不公平的思辨。此时,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学生关注的是怎样知道两块黑板的外框线一样长。教师虽然没有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但学生探究周长计算的欲望已呼之欲出。
二、猜一猜,快乐积累
在教学“简单推理”时,如何引导学生经历简单推理过程来学习数学思考方法?教师将“猜”引入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向学生呈现三种玩具小动物:白兔、花猫、小狗,接着避开学生将它们分别装进三个纸盒,让学生猜猜三个盒里分别装了哪种小动物?课堂顿时猜“响”起来了,A学生说:“1号盒是花猫,2号盒是白兔,3号盒是小狗。”教师待学生说完后,问学生:“这样好猜吗?怎样更好猜呢?”教师给2号盒贴上“不是花猫”的字条。教师问学生根据这个提示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B学生说:“花猫可能在1号盒也可能在3号盒;2号盒可能是小狗也可能是白兔。”教师说:“尽管花猫可能在1号盒也可能在3号盒,但是花猫到底在哪个盒里还很难猜呀,那谁来摸一摸1号盒。”C学生摸后呈现给全班学生是小狗。教师在1号盒贴上“是小狗”的字条。接着,教师叫D学生猜猜3号盒并说说想法。学生都抢着回答:“3号盒是花猫,因为1号盒是小狗而2号盒不是花猫。”教师给学生的回答予以真诚的肯定,同时提出猜一猜2号盒是什么,并把猜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学生说因为1号盒是小狗,3号盒是花猫,说明2号盒是白兔。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奖竞猜,学生的情绪立刻被调动起来。随着猜的活动进一步开展,学生的激情也不断高涨。学生在欢乐的“猜、摸”中,不断积累发现与提出问题的经验,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不断积累简单推理的经验。整个课堂精彩生成,学生轻松自然地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思想。
三、玩一玩,高效探究
玩游戏,小学生都喜欢,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游戏进行教学,效果颇佳。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教师设计了闯关游戏。初次闯关时,学生自己单独尝试玩打地鼠。二次闯关时,教师引导学生双打:A学生看大屏幕,记住地鼠的位置,B学生不看大屏幕,根据A学生表述的地鼠位置,用鼠标打出地鼠的位置。这样,学生学会了用“从左往右数,第几列第几个,或从上往下数第几行第几个”来确定地鼠位置。三次闯关时还是双打,学生尝试用两个数表示地鼠位置,双打学生事先要商量好,如“从左往右数第几列从上往下数第几个”,学生尝试打完地鼠后交流自己的想法,从而也就懂得了确定位置的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分三次闯关,每次闯关都不同。他们非常感兴趣,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十分高。学生在打地鼠的游戏中,自主确定地鼠位置,并在闯关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统一的认识:如何确定位置。这种循序渐进的闯关探究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差异,在闯关游戏中充分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
四、唱一唱,轻松总结
儿歌吟唱朗朗上口,学生易学、易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借用儿歌能把较为繁琐的内容浓缩总结为几句话,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技能。
比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为了能帮助学生更准确更系统地理清、掌握知识的脉络,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知识结构,教师把课堂总结语设计成如下儿歌:圆柱表面积,计算真容易;先算侧面积,再加底面积;底面个数有差异,请你一定辨仔细;一般圆柱算两底,水桶无盖算一底;通风管来不算底,你说容易不容易。学生记住了儿歌,便掌握了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后,教师编成如下儿歌:求面积,找半径,半径的平方再乘π。通过儿歌的吟唱,学生很快记住圆面积计算方法,而且明白求解圆面积的思路就是找半径。
歌诀、竞赛、猜一猜、玩游戏等,是小学生们非常喜欢的活动。而他们在活动中,增强了学习兴趣,积累了数学基本经验,发展了数学基本思想,体验了数学学习的成功,多好多精彩。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枧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