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物理课堂存在机械模仿训练多、学生认知負荷重的现象,微课设计不是简单地把整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拆分,进行“分段教学”,而是应该回归物理教学的本质,让学生正确理解好物理概念,并养成循证思维的习惯。
关键词:物理概念;科学方法;微课设计
一、 为什么学生在机械效率的计算中屡屡失手
(一) 常见的“归类训练”模式
常见的“机械效率计算”习题课,通常是把问题归为下表中的三种情况:
1. 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情况:
2. 利用滑轮组水平拉动重物的情况:
3. 利用斜面拉动重物的情况:
随后学生进行分类训练,分别对照类型,代入相应的公式。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记熟3套计算公式,而这3套公式往往是教师进行快速地示范推演得出的。
(二) 学生典型错误评析
1. 物体匀速前进,F=f吗?
案例: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力F沿斜面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关于斜面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学情描述:许多学生认为表达式如A。错误的由来是机械套用第3套公式,而把水平匀速拉动的受力情况,与斜面上物体匀速拉动的受力情况混淆在一起。
2. 同样的滑轮组,改变绕法,机械效率会变化吗?
案例:用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G,滑轮组的装置是一样的,绳子绕法如图甲和图乙,哪种情况机械效率高一些?
学情描述: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两者机械效率不同,认为甲高的认为因为绳子的股数n比较小,根据公式:η=W有用W总=GnF,故而效率高些;认为乙效率高的学生则是考虑到用乙拉更省力,所以乙的效率较高。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学生概念不清,物理方法的缺失,是导致在机械效率的变式题中屡屡失手的主要原因。
二、 机械效率计算的微课设计
(一)习题要为厘清“有用功”“额外功”等概念服务
例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打捞水中的物体G,已知物重为1000 N,物体的密度是4×103 kg/m3,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270 N,求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在例1中,课堂讨论的重点可以落在“什么是有用功”的讨论上。把有用功是指“为完成任务,不利用机械,人手直接所做的功”——这是理解所有情形下“有用功”的核心,在这道题中教师再引导学生理解此处就是“把物体从水里打捞起来的过程,如果直接用手提升需要做多少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有用功”这一概念。
(二) 习题要培养学生物理量求解的“全景意识”
例2:利用一个倾角是30°的斜面匀速拉动重物,已知物重100 N,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是25 N,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在例2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可以计算机械效率,同样η=W有用W有用 W额外也是计算机械效率的另一个角度,至于使用哪个公式,则应根据已知条件来进行选择。这样的意识在求解电学问题中也非常有用,如计算电阻R,可以用R=UI,也可以用R=U2P或R=PI2,有“全景意识”,就不会被问题困住。
(三) 习题设计要培养学生用物理表达式讨论问题的习惯
例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G,已知每个滑轮重为G′,若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力,则:甲乙两种情况哪个机械效率较高?(需用演算说明)
在例3中,用字母代替具体的物理量的值,也就是引导学生利用代数式η=W有用W有用 W额外=GhGh G0h=GG G0表示机械效率,并加以讨论的解题习惯,初中物理教学要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训练,不能仅止步于具体的数据计算上。在此题中,甲、乙机械效率一样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解决机械效率计算的关键是:(1)要通过习题弄清“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概念,而这一概念应具有“普适性”。(2)要从η=W有用W有用 W额外和η=W有用W总两个角度去探讨效率问题,知道哪些已知条件只有“有用部分”,哪些涵盖“额外部分”,哪些指的就是“额外的部分”,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让学生辨认清楚。(3)建立把“匀速运动”和平衡力之间的正确关系。习题设计做到以上3点,就能突破此处的难点。
作者简介:
邓颖,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物理概念;科学方法;微课设计
一、 为什么学生在机械效率的计算中屡屡失手
(一) 常见的“归类训练”模式
常见的“机械效率计算”习题课,通常是把问题归为下表中的三种情况:
1. 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情况:
2. 利用滑轮组水平拉动重物的情况:
3. 利用斜面拉动重物的情况:
随后学生进行分类训练,分别对照类型,代入相应的公式。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记熟3套计算公式,而这3套公式往往是教师进行快速地示范推演得出的。
(二) 学生典型错误评析
1. 物体匀速前进,F=f吗?
案例: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力F沿斜面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关于斜面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学情描述:许多学生认为表达式如A。错误的由来是机械套用第3套公式,而把水平匀速拉动的受力情况,与斜面上物体匀速拉动的受力情况混淆在一起。
2. 同样的滑轮组,改变绕法,机械效率会变化吗?
案例:用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G,滑轮组的装置是一样的,绳子绕法如图甲和图乙,哪种情况机械效率高一些?
学情描述: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两者机械效率不同,认为甲高的认为因为绳子的股数n比较小,根据公式:η=W有用W总=GnF,故而效率高些;认为乙效率高的学生则是考虑到用乙拉更省力,所以乙的效率较高。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学生概念不清,物理方法的缺失,是导致在机械效率的变式题中屡屡失手的主要原因。
二、 机械效率计算的微课设计
(一)习题要为厘清“有用功”“额外功”等概念服务
例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打捞水中的物体G,已知物重为1000 N,物体的密度是4×103 kg/m3,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270 N,求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在例1中,课堂讨论的重点可以落在“什么是有用功”的讨论上。把有用功是指“为完成任务,不利用机械,人手直接所做的功”——这是理解所有情形下“有用功”的核心,在这道题中教师再引导学生理解此处就是“把物体从水里打捞起来的过程,如果直接用手提升需要做多少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有用功”这一概念。
(二) 习题要培养学生物理量求解的“全景意识”
例2:利用一个倾角是30°的斜面匀速拉动重物,已知物重100 N,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是25 N,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在例2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可以计算机械效率,同样η=W有用W有用 W额外也是计算机械效率的另一个角度,至于使用哪个公式,则应根据已知条件来进行选择。这样的意识在求解电学问题中也非常有用,如计算电阻R,可以用R=UI,也可以用R=U2P或R=PI2,有“全景意识”,就不会被问题困住。
(三) 习题设计要培养学生用物理表达式讨论问题的习惯
例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G,已知每个滑轮重为G′,若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力,则:甲乙两种情况哪个机械效率较高?(需用演算说明)
在例3中,用字母代替具体的物理量的值,也就是引导学生利用代数式η=W有用W有用 W额外=GhGh G0h=GG G0表示机械效率,并加以讨论的解题习惯,初中物理教学要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训练,不能仅止步于具体的数据计算上。在此题中,甲、乙机械效率一样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解决机械效率计算的关键是:(1)要通过习题弄清“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概念,而这一概念应具有“普适性”。(2)要从η=W有用W有用 W额外和η=W有用W总两个角度去探讨效率问题,知道哪些已知条件只有“有用部分”,哪些涵盖“额外部分”,哪些指的就是“额外的部分”,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让学生辨认清楚。(3)建立把“匀速运动”和平衡力之间的正确关系。习题设计做到以上3点,就能突破此处的难点。
作者简介:
邓颖,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